正在阅读:微星顶级非公版RTX 3070显卡评测:魔龙竟是「冰属性」?微星顶级非公版RTX 3070显卡评测:魔龙竟是「冰属性」?

正在阅读:微星顶级非公版RTX 3070显卡评测:魔龙竟是「冰属性」?微星顶级非公版RTX 3070显卡评测:魔龙竟是「冰属性」?

微星魔龙系列显卡从推出到现在一直被玩家们津津乐道,玩家赞誉最多的便是其强劲的散热以及出色的噪音控制。当显卡更新换代到了30系,广受玩家青睐的微星魔龙系列在外观设计上可谓是焕然一新。

近日PConline就收到了一块微星30系魔龙显卡,它在上次横评中以优秀的温度和噪音控制脱颖而出。接下来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这块显卡,有请今天的主角——微星 RTX 3070 GAMING X TRIO 魔龙(以下简称:微星RTX 3070魔龙)。

RTX30系技术升级

当然,请容我在看显卡之前,带大家再来回顾一下RTX 30系显卡有哪些全新技术与升级。

左为上代Turing架构;右为全新Ampere架构

众所周知,全新RTX 30系列显卡采用的是NVIDIA Ampere架构,相比于RTX 20系的Turing架构,Ampere架构进行了彻底重新设计,在每个SM单元里分别加入了一组FP32,最终实现CUDA数量的翻倍式增长。

不仅如此,除了传统性能的提升,全新30系显卡中还升级并加入了第二代RT Core以及第三代Tensor Core。相比上代Turing架构,在光线追踪以及DLSS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,性能更强的同时带来更优质的游戏画面表现以及更优越的AI性能。

包括微星 RTX 3070魔龙在内,全新RTX 30系显卡均采用的是三星定制8nm制程工艺。相比上代而言,虽然功耗上有所提升,但从能耗比角度出发来看,官方宣称搭载全新Ampere架构的RTX 30显卡在能耗比上最高能达到上代Turing架构的1.9倍。

除此之外,Ampere架构的RTX 30系显卡还支持众多NVIDIA独家功能,例如NVIDIA REFLEX,这项技术由NVIDIA电竞实验室研发,用NVIDIA REFLEXSDK API套件和NVIDIA REFLEX延迟分析器技术,通过AI算法消除CPU渲染的“无用帧”,从而达到强化游戏响应速度。

要知道对于电竞玩家而言,每一帧都将决定整局游戏胜负的走向,因此NVIDIA全新REFLEX技术运营而生。其具体实现在于有效提升游戏响应速度,降低玩家从点击鼠标到显示器(例如诸多支持G-SYNC技术的电竞显示器)之间的延迟,从而实现优质的低延迟游戏体验。

对于有直播需求的玩家们,RTX 30系显卡同样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NVIDIA Broadcast应用软件,可通过AI增强的语音和视频,提升直播、语音聊天和视频会议质量。例如轻松实现噪音消除、虚拟背景、人像跟踪等实用功能,最终实现专业级直播效果。

微星RTX 3070 魔龙 — 显卡开箱

「TRI FROZR 2代散热设计」

相信熟悉魔龙系列的微星粉丝们,一眼就能注意到,微星RTX 3070魔龙显卡采用全新的3风扇「TRI FROZR 2代散热设计」,即:刀锋6代风扇、特殊方形核心铜管、气流导向技术。

刀锋6代风扇

正面有着3个刀锋6代风扇,采用了交错排列的环形设计扇叶,支持智能启停技术。两旁有两处共六条「抓痕」RGB灯带作为装饰,充分彰显「龙」之本色。

卡身较长,整体尺寸为323mm*140mm*56mm

从侧面来看,卡身由于风扇数量的增加,整体长度较长,官方参数上标注长度为32.3厘米,推荐安装前先确定机箱是否有足够的空间。侧边还专门设计有PCB防弯金属条加固,提升显卡强度与抗弯曲能力。

侧面上机效果

正面上机效果

除此之外,显卡侧边还拥有ARGB灯带,灯带、MSI Logo、「抓痕」均支持多种RGB灯光效果,支持通过Dragon Center软件调节,实现与其他微星产品灯光同步。

石墨烯背板

尾部镂空设计

再来看到显卡背部,不像其它厂采用的钢制或者是铝制背板,微星RTX3070魔龙采用的是石墨烯背板,且尾部采用镂空设计,辅助散热。

3*DP 1.4a+1*HDMI 2.1

双8Pin供电

输出接口方面,采用3*DP+1*HDMI 2.1。供电接口则采用了双8Pin供电,对于TDP 240W的魔龙来说,双8Pin供电绰有余裕。

微星RTX 3070 魔龙 — 显卡拆解

这块魔龙一到手,那硕大的散热模块便引起了笔者我的注意,同时又很好奇如此出色的散热又是如何做到的?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「冰属性」魔龙内在究竟如何?

核心与背板

石墨烯背板与导热垫

PCB顶部设计有金属条进行加固

核心保护扣具

看完了外表,我们再来看看内在。先从背板入手,卸下背板,可以看到传说中的石墨烯部分,整块背板的重要很轻,与一般的金属背板还真不一样,而石墨烯材料有着更高的热辐射系数,能把热量更快的传递开来。背板上还有不少高导热系数的导热垫,辅助前端供电侧和显存位置散热,这样的散热配置真是豪华。

核心正面

背面

卸下散热模块先看核心部分,与其它的非公RTX3070一样,PCB采用了越肩式的设计,这样PCB看似更短,但实际上前端供电侧而已还是比较密集的。从正面来看整洁干净,各元器件整齐有序排列,背部可以看到由六颗贴片式LED,组成侧边RGB灯带。

核心细节

核心代号GA104-300,周围是8颗来自三星的GDDR6显存,容量共为8G,显存位宽为256bit,显存频率为14000MHz。

左侧9相供电

右侧两项供电

两处空焊与核心供电MOS

核心供电MOS处设计有专门的散热片

供电共9+2相,采用左侧9相加右侧2相设计。在左侧还有两处空焊,笔者猜测是为更高端的RTX 3080/3090或是传闻中的RTX 3080Ti预留的。核心供电MOS为安森美 NCP302045,且设计有专门的散热片。

风扇与散热模块

体积硕大的散热模块

六根6mm热管

核心处采用直触式散热

看完了核心部分,来看看散热模块。可以看到核心处采用六根6mm铜管直触式散热,从官方宣传来看是精心加工的方形核心热管,能与GPU核心紧密贴合,提高导热效率。此外,散热器还有设计气流导向技术,能够提供更高效的散热。

供电模块导热贴

刚才大家都可以看到PCB上已经辅上了独立供电散热片,而这似乎还不够,为了供电模块有更好的散热效果,电感和供电散热片位置都辅以导热贴。

多阶段式散热鳍片

散热鳍片排列分明,间隙排列均匀整齐,还有多段式设计,散热效率更高。

「TRI FROZR 2代散热设计」

散热器正面是由三个6代刀锋风扇组成的「TRI FROZR 2代散热设计」。

6代刀锋风扇

拆下风扇可以看到风扇的详细相关信息,例如制造商为:POWER LOGIC。

卸下外壳

金属贴边走线槽

不得不说的是,魔龙这套散热系统设计较为复杂,拆解起来略显吃力。

正面起伏有序的「波浪」式鳍片

虽然拆解较为吃力,但拆卸完风扇还是有很多惊喜的,比如这个「波浪」一样设计的鳍片,上下交错,相必这就是能够如此高效地压制住温度的秘密之一。

散热模块正面

卸下三个风扇后,正面一览无余,一大片「波浪」式设计的鳍片展露眼前,六根铜管贯穿配合阶段式鳍片设计,散热效果可想而知的优异,至此显卡拆解结束。

测试平台介绍

本次测试平台如下:

评测平台显卡微星 RTX 3070 GAMING X TRIO 魔龙NVIDIA GeForce RTX 3070 Founders EditionCPUIntel Core i9 -10850K主板微星 MEG Z490 GODLIKE超神板内存芝奇 皇家戟 DDR4 4000MHz 8Gx2SSDWD_BLUE SN550 1TB 三星970 EVO Plus 1TB电源超频三 七防芯GI-P850水冷散热器超频三 凌镜GI-CX360 水冷散热器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 64-Bit 微星RTX 3070 魔龙与公版RTX 3070规格对比:

RTX 3070参数对比显卡微星 RTX 3070 魔龙RTX 3070 Founders Edition核心代号GA104-300GA104-300架构NVIDIA Ampere架构NVIDIA Ampere架构晶体管数174亿174亿制作工艺Samsung 8nmSamsung 8nm核心面积392mm²392mm²CUDA核心58885888TMUs(纹理单元)184184ROPs(光栅化处理单元)9696显存容量8GB8GB显存类型GDDR6GDDR6显存位宽256bit256bit显存频率14000MHz14000MHz显存带宽448GB/s448GB/s核心频率1830MHz1725MHz外接供电双8PinMicro-Fit 12PinTDP240W220W输出接口3*DP、1*HDMI 2.13*DP、1*HDMI 2.1 稳定性测试

稳定性测试采用3DMark跑Time Spy压力测试,结果成绩如下:

稳定性测试小结:

通过Time Spy的压力测试来记录显卡的高负载运行情况。显卡压力测试成绩为99.5%,成绩十分出色。

散热测试

本次散热测试将采用「甜甜圈」——FurMark烤机十分钟,通过GPU-Z记录相关数据,首先展示测试前,待机状态下的GPU-Z相关信息。

待机状态下,GPU-Z显示温度为40℃

烤机十分钟后,GPU-Z信息

散热测试小结:

散热部分可是本次魔龙评测中的重头戏,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,烤机10分钟后温度均保持在61℃-62℃,对比一众非公RTX 3070,当属顶尖水准。此时GPU CPD来到了199.1W。风扇转速保持在仅仅42%,风扇噪音较低,基本可以忽略,可以说是十分安静。

理论性能测试

理论性能测试部分使用3DMark进行,分别测试了DX11(Fire Strike系列测试)、DX12(Time Spy系列测试)和光线追踪(Prot Royal)项目,作为成绩对比的是公版RTX 3070。

3DMark测试小结:

测试结果可以看出,得益于高效的散热以及频率的提升,微星RTX 3070 魔龙相比公版在各方面成绩均有将近5%的提升,成绩相当不错。

游戏性能测试

由于RTX 3070所使用的是全新的NVIDIA Ampere架构,升级了二代RT Core与三代Tensor Core,因此在光线追踪与DLSS将有大幅度提升。本次游戏测试将分为有光追游戏与无光追游戏,且均开启DLSS。

无光追游戏测试

1080P分辨率/开启DLSS

2K分辨率/开启DLSS

4K分辨率/开启DLSS

游戏测试小结:

通过测试可以看出,微星RTX 3070 魔龙在各项游戏中相比公版RTX 3070均有小幅度的领先。同时也能注意到的是,随着分辨率从2K来到4K,微星RTX 3070 魔龙与公版的帧数相比1080P与2K,差距进一步缩小,得益于DLSS技术的开启,即使是4K分辨率下整体游戏体验都还不错。

光追游戏测试

2K分辨率/开启光线追踪/开启DLSS

4K分辨率/开启光线追踪/开启DLSS

光追测试部分小结:

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,在4K分辨率下相比2K分辨率,随着像素的增多以及光线追踪技术的高性能运算,游戏帧数的差距也就十分明显了。从成绩来看除了死亡搁浅能够流畅游玩外,另外三款均有所卡顿。当分辨率来到2K时,微星RTX 3070 魔龙如鱼得水,帧数普遍暴增,毕竟2K才是RTX 3070的主战场。微星RTX 3070 魔龙游玩开启了光追的死亡搁浅甚至能够高于144Hz,搭配上高刷新率电竞显示器游玩体验极佳。

总结:

全新RTX 30系的魔龙无论在性能方面,还是外观设计都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。就拿手上的这块微星RTX 3070 魔龙来说,在外观上采用了全新设计的「TRI-FROZR 2代散热系统」。无论是侧边独立灯带设计,还是正面恶龙「抓痕」,都充分突出了魔龙中「龙」的设计元素,单看设计来就已是下足了功夫。

性能方面微星RTX 3070 魔龙表现突出,不负众望地超越了公版RTX 3070,可谓是实力不俗。30系NVIDIA Ampere架构的升级,带来了二代RT Core与三代Tensor Core,在光线追踪与DLSS上,微星RTX 3070 魔龙均有不小提升。当然,最令人惊喜的还是他的温度控制,烤机10分钟后温度仅有61℃,放在一众非公版RTX 3070中可谓是傲视群雄,难不成这魔龙,真是「冰属性」?

相关推荐

征途游戏经济系统揭秘
365游戏大厅网址

征途游戏经济系统揭秘

📅 07-19 👍 119
UU跑腿怎么进行接单 UU跑腿接单的图文教程
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

UU跑腿怎么进行接单 UU跑腿接单的图文教程

📅 07-20 👍 686
côte&ciel 有限公司
日博best365下拉飞机XLCOKK

côte&ciel 有限公司

📅 07-31 👍 592